请使用下方推荐的浏览器访问

安卓版本 苹果版本
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网报

国家水网建设全面提速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水支撑

时间:2024-06-10 18:53:02 点击: 【字体:

  江西省宁都县梅江畔,长渠沿山势蜿蜒。5月23日,梅江灌区团结总干渠建成并试通水。

  群山连绵,凿洞穿行。引江补汉工程19号平洞施工现场,机械设备破岩凿壁,数字模型同步演示。工程建成后,将连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,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更充沛。

  “水网建设起来,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,会载入千秋史册。”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治水事业,谋划了国家水网等重大水利工程。

  今年以来,22项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开工,前4月我国完成水利投资3026亿元,同比增长2.9%。国家水网建设全面提速,加快推动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,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,助力扩内需惠民生,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水支撑。

  联网补网强链,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”。

 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、先导性、控制性要素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离不开强有力的水支撑。

  岭南大地,一个个大型盾构机转动,一道道隧洞向着云开大山深处掘进,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刷新进度条,全线隧洞累计掘进超万米。

  “工程从广东云浮西江始发,翻群山、连水库,进一步完善了广东水网格局。”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杜灿阳介绍,工程年增供水量20.79亿立方米,新增灌溉面积185万亩,可有力保障粤西地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。

  从南到北,一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实施,“系统完备、安全可靠,集约高效、绿色智能,循环通畅、调控有序”的国家水网加快形成,综合效益充分释放。

  筑牢国家水网主骨架,保供水安全。

  引江济淮工程让长江与淮河“牵手”,5100多万人受益,长三角地区形成“井”字形干线航道主骨架。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以郁江为水源,输水干支线连通12条河流、15座水库,为近1400万人、34个产业园区及重点企业提供可靠水源。

  联网、补网、强链,国家水网越织越密。目前我国“南北调配、东西互济”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,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。

  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,保粮食安全。

  在湖南省娄底市,正在建设的梅山灌区,将形成自然水系、渠系和水库组成的“长藤结瓜”灌溉体系。在江西省吉安市,峡江灌区于5月20日开工,建成后可灌溉农田面积67万亩。

 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。我国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,耕地灌溉率达到55%。水利部今年推进80余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,统筹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建设。

  完善防洪工程体系,保江河安澜。

  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,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施工,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扎实推进……目前,全国已建成以水库、河道及堤防、蓄滞洪区为主要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。接下来,水利部将科学布局水库、河道、堤防、蓄滞洪区建设,全面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。

  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复苏,保生态安全。

  加快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程建设,实施永定河、洞庭湖等重点河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,全面推进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,从水土保持、生态补水,再到复苏母亲河,水利工程生态底色越来越鲜明。

  促投资、稳就业,加快释放内需潜力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优化基础设施布局、结构、功能和发展模式,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”。

  重大水利工程拉动投资大、吸纳就业多、带动产业链条长,对加快释放内需潜力具有重要作用。

  应开尽开,持续扩大有效投资。

  在徒骇河南岸,山东济南太平水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“工程投资98.77亿元,预计投入大型机械37万台班、水泥1.9万吨、钢筋1.3万吨。参建单位倒排工期,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。”太平水库工程技术负责人赵晓锋介绍。

  据估算,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1000亿元可带动GDP增长0.15个百分点。水利部立足当前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际,优化工程开工条件,确保工程建设进度。

  全力推进,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。

  4月19日,引汉济渭二期工程最大单体项目——渭河管桥索塔按期全部封顶。“正在建设的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对上游水泥、机电、设备制造、建材等产业,中下游的设计、施工等产业发挥带动作用。已经向西安供水的一期工程促进了水务、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。”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田养军说。

 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王九大介绍,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,水利工程体量大、牵涉环节多,国家水网加快建设,可有力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。

  深挖潜力,为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。

  “工资稳、离家近,工作环境也安全。”来自广东省信宜市的韦启清,通过项目招聘,成为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的电焊工。自主体工程开工以来,全线累计吸纳农民工6000多人。

  水利工程稳就业作用凸显。今年一季度,水利项目施工吸纳就业73万人,比去年同期增长3.8%,其中农村劳动力57.7万人,比去年同期增长13.2%。

  坚持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,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保障水安全,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,按照‘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’的方针治水,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、水资源节约、水生态保护修复、水环境治理。”

  水利部门统筹水灾害、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治理,加强水利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。

  坚持节水优先,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。

  作为黄河下游最大引黄灌区,山东位山灌区持续实施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。“土渠衬砌为水泥渠,主要取水口安装计量设备,亩均用水量下降10立方米。”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江崇海说。

  从国家水网建设看用水方式之变,各地区各部门以水定需、量水而行,2023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2014年相比,分别下降41.7%、55.1%。水利部坚持把节水作为实施国家水网工程的基本前提,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。

  坚持空间均衡,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。

  “南水北调水引到村里,水量足,水压稳。”河北省巨鹿县大陆村村民周强说。南水北调受益范围由大中城市向农村拓展,惠及人口超1.76亿人。

  高标准建设中线引江补汉工程,加快推进中线总干渠挖潜扩能研究,全力推进西线工程前期工作,水利部门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,科学推进实施重大跨流域、跨区域引调水工程,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布局相均衡。

  坚持系统治理,提升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。

  5月5日,随着最后一扇弧形闸门吊装完成,永定河上的落坡岭水库溢洪道12孔闸门安装完毕。“我们全力实施北京7个灾后恢复重建与综合提升项目,同步开展河道综合整治、水源涵养等治理,2023年全年Ⅲ类水质及以上河段占比上升至95%,流动的河、绿色的河、清洁的河、安全的河正逐步建设。”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灾后重建项目办负责人张君伟介绍。

  从大江大河到涓涓细流,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。水利部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和生态补水,加强生态整治修复,努力让河流恢复生命、流域重现生机。

  坚持两手发力,提升水利治理能力。

  钱塘江源头,浙江省开化水库大坝主体近日基本完工。“工程采取特许经营BOT(建设—运营—移交)模式实施,概算总投资超45亿元,其中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落实14亿元。”南水北调(开化)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学文说。

  财政资金、政府债券、金融信贷、社会资本共同发力的水利投融资格局初步形成。水利部指导各地做好水利项目申报工作,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、股权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水利项目建设运营。

 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水利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,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,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,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。